推广 热搜: 股票  大宗商品    小麦    银行 

事关138万亿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政策!三部门重磅发文!

   日期:2022-05-30     浏览:43    评论:0    
核心提示:我国债市迎来进一步开放!5月27日,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发布联合《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我国债市迎来进一步开放!5月27日,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发布联合《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下称《公告》),统筹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公告》提到,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债券借贷、以风险管理为目的的相关衍生产品、开放式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其他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认可的交易。

  总的来看,《公告》是深入推进中国债券市场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一步,有利于健全多元化投资者队伍,提升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与稳健性,有利于扩大资本项目流入,更好地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有利于加快培育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托管银行,提升金融体系应对国际复杂局势的能力。

  境外投资者可投资范围扩展至交易所债券市场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近年来,国内债券市场受到境外机构持续青睐,境外机构持有国内债券规模快速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为138.2万亿元人民币,自2016年起稳居世界第二,共有1035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总持债规模为3.9万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末增长了225%。彭博、摩根大通和富时罗素三家国际债券指数供应机构均已将我国债券纳入其主要债券指数。

  在此基础上,为加强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按照“一套制度规则、一个债券市场”原则,联合制定了《公告》,在现行制度框架下,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统一资金跨境管理。

  具体来看,一是坚持以法人机构为市场主体和监管对象,明确各方权责,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或通过互联互通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自主选择交易场所。

  二是立足我国商业银行柜台、跨市场转托管、“债券通”业务等多年良好实践,坚持穿透式数据和信息收集,探索建立健全兼容多级托管的包容性制度安排。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债券登记结算机构或者境内托管银行提供债券托管服务。

  从本次对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进行的调整来看,据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获准入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范围没有变化,但程序进一步简化,可投资范围扩展到交易所债券市场。

  申万期货国债期货分析师唐广华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公告》允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或通过互联互通方式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有利于增加了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国内债券市场的渠道。

  在物产中大期货副总经理景川看来,而允许境外投资者在境内进行债券交易,对于我国债券市场多元化和国际化到将起到推进作用。未来中国投资境外债券,境外投资中国债券,是债券市场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做了良好的铺垫。

  “从近期来看,由于人民币有所贬值和中美利差倒挂等因素影响,境外机构流入国内债券市场的速度有所放缓。在此背景下,总的来看,《公告》的发布将进一步加快我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优化债券市场开放措施,提升境外机构参与我国债券市场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国内债券市场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加资本项目流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唐广华说。

  允许境外投资者开展以风险管理为目的的相关衍生产品

  公告明确指出,所谓境外机构投资者,是指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以下合称主权类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依法注册成立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以下合称商业类机构)。

  记者注意到,根据《公告》,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债券借贷、以风险管理为目的的相关衍生产品、开放式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其他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认可的交易。

  对此,唐广华表示,这将大大增加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债券相关投资品种,尤其是随着境外机构持债规模的增加,利率风险管理需求也相应增加,允许境外机构参与国债期货等相关利率衍生产品,能够有效提升境外机构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近年来,境外机构持有国内债券市场的规模快速增加,是债券现货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对利率变化敏感性较强,利率风险管理需求较大。”唐广华告诉记者,而国债期货具有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价格发现和优化风险配置的功能,是管理国债价格波动风险的金融工具,是利率衍生品中最基础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市场早已普遍应用。

  据了解,目前我国中金所已经上市2年期、5年期和10年期三个国债期货品种,覆盖短、中、长三个主要期限。

  对于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来说,唐广华表示,外资机构在境外利用国债期货等衍生品管理利率风险的经验丰富,进入国内国债期货等利率衍生产品市场后,可以进一步丰富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也有助于促进国债期货市场的平稳有序发展。

  景川也表示,现阶段允许境外投资者开展以风险管理为目的相关衍生品、开放式债券指数等交易有利于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更加多元化,同时对于管理境外投资者在境内实体企业进行投资,稳定境外投资者项目,提高境内投资的信心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对于相关资金汇兑政策,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将根据《公告》要求,及时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资金管理规定将统一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跨境管理政策,整合现有外汇管理要求,对业务登记、资金汇兑、跨境收支、外汇套保等进行明确,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

  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ETF将实现互联互通

  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市场也多了新渠道。据证监会昨日消息,中国证监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将符合条件的ETF纳入互联互通。ETF纳入互联互通后,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ETF基金份额。

  同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就《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22年第一次修订)(征求意见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公开征求意见。从资产纳入标准来看,内地市场ETF过去6个月日均资产规模达15亿元人民币,且成份证券以沪深股通标的股票为主;香港市场ETF过去6个月日均资产规模达17亿元港币,成份证券以港股通标的股票为主,且不含合成ETF、杠杆及反向产品。

  根据公告,ETF纳入互联互通基于股票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连接,主要制度安排参照股票互联互通,遵循两地现行的基金运作、交易结算法律法规和运行模式。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如下:

  一是在投资标的方面,两地将基于基金规模、跟踪指数选股以互联互通标的股票为主等原则,确定符合条件的内地ETF及香港ETF纳入标的范围。详细的条件规定将由两地交易所发布。经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同意,两地交易所可根据运行情况在股票互联互通框架下调整纳入标的范围。

  二是在投资方式方面,投资者通过互联互通投资ETF,仅可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不允许申购赎回。

  三是ETF投资额度与股票投资额度一并统计及管理。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相关交易结算规则和系统准备完成、获得所有相关的监管批准、市场参与者充分调整其业务和技术系统、所有必需的跨境监管执法合作安排和投资者教育工作准备就绪后,方可正式将ETF纳入互联互通。从本联合公告发布之日起至上述方案正式实施,需要2个月左右准备时间,方可正式将ETF纳入互联互通。从本联合公告发布之日起至上述方案正式实施,需要2个月左右准备时间。

  证监会依法结束对新时代证券的行政接管

  昨日,证监会发布消息显示,鉴于新时代证券接管目的已达成,根据《证券法》、《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相关规定,证监会决定自2022年5月27日结束对新时代证券的接管,同时批准新时代证券恢复正常经营。

  据悉,2020年7月17日,鉴于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时代证券)隐瞒实际控制人和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证监会依法对新时代证券实行接管并对外公告。一年多来,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证监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严格依照《证券法》、《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等法律法规,指导新时代证券接管组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公司股权和治理结构,保持公司经营稳定。

  前期,相关主体所持新时代证券98.24%的股权经公开挂牌,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受让了前述股权。今年3月,证监会核准同意新时代证券变更主要股东和其控股的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目前,新时代证券已完成了股权过户和董事、监事、高管的调整,公司经营总体正常。

  记者注意到,因隐瞒实控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等问题,去年与新时代证券同时被证监会接管的还有和国盛证券、国盛期货,接管期限分别为2020年7月17日起至2021年7月16日,随后又延长一年接管期至2022年7月份。目前证监会对国盛证券和国盛期货的接管还并未结束。

  下一步,证监会表示将及时总结经验,稳妥有序推进其他证券基金期货机构的风险处置工作。

文章链接:http://phlx.cn/news/show-2094.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闽ICP备12017823号-9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学习网,股票行情,新手炒股,股票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