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开通五周年之际,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中国金融》撰文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注重吸收国际经验并结合国情,遵循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主要面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并依托场外市场,同时减少债券市场行政管制,强化市场化的约束机制,激发市场自身活力,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
截至2022年5月末,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139万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末增长了4.3倍,居世界第二。其中,公司信用类债券规模为32万亿元人民币,稳居全球第二,是仅次于信贷的实体经济融资第二大渠道。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也稳步推进。潘功胜表示,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是我国构建市场化、开放型金融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多年来,债券市场坚持渐进可控、平衡效率与安全的开放原则,注重顶层设计与统筹安排,取得了长足进步。
具体而言:一是投资者类型不断丰富,数量稳步增长;二是内地与全球债券市场有序联通;三是债券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金融体系韧性不断增强;四是逐步从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
2017年7月,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债券通”北向开放顺利落地。潘功胜表示,“债券通”既注意采取多级托管等国际通行做法,通过两地基础设施系统连接,切实便利境外机构“一点接入”,又充分考虑我国国情,通过准入备案、集中交易、穿透式信息收集等一系列安排,有效支持监管和风险防范。
2021年9月,南向开放也顺利落地。截至2022年5月末,境外机构投资我国债券规模为3.74万亿元人民币,较“债券通”开通前增加了2.81万亿元人民币。
潘功胜提出,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要求,与各方共同努力,扎实推动中国债券市场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首先是构建高效联通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培育多元化的合格投资者队伍。加快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有序联通,实现要素自由流通;稳步发展金融机构柜台债券业务,满足市场多元化投融资需求;加强债券市场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债券市场的覆盖面和包容性;按照共建共享原则,建设覆盖全市场的总交易报告库等。
其次是夯实债券市场法制基础,加强监管协同,强化风险防控。推动完善公司法、证券法、企业破产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巩固上位法基础;研究制定公司债券管理条例,按照分类趋同原则,统一各类制度和执行标准,明确非公开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的发行转让、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法律责任等内容。
最后是持续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标国际通行标准,兼顾我国实践,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进一步全面推动债券市场由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管,做好市场运行实时监测,构建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机制,在保证金融安全基础上推进债券市场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